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

首頁  > 僑務回顧   > 正文

抗日紅都 凝聚僑心
2007年No.3 僑務回顧 作者:崔岳

  今年7月1日是建黨86周年紀念日,7月7日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70周年的日子。作為僑務工作者,不由想到其間黨的僑務工作與華僑,以及華僑在抗日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的極大的愛國熱忱。

  中共中央的重大決策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和黨的任務決議》,決定廣泛吸收各階級、各階層人士參加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抗日人民政權,保護民族工商業(yè),不沒收富農封建剝削以外的土地,優(yōu)待知識分子,保護和歡迎國外華僑等政策,爭取和團結他們抗日。

  1935年底至1937年初,海外華僑作為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堅定支持者,逐漸組成抗日聯(lián)合陣線,建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海外部分。同時,海外華僑以高度的愛國覺悟和深切的民族責任感,敦促國民黨停止剿共內戰(zhàn),建立全民族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 

  1937年1月13日,紅軍從陜北保安縣開進延安城。1937年7月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共中央認為“中國的政治形勢從此開始了一個新階段”,將“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作為“最中心的任務”,以對海外華僑革命性及其重要性的肯定認識為基礎,“加緊動員千百萬僑胞盡力于保衛(wèi)祖國的各種事業(yè)”。

  延安凝聚了僑心

  一批又一批華僑熱血青年從海外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祖國,與祖國軍民一起,同敵人浴血奮戰(zhàn)。當時延安受到日寇嚴密封鎖和軍事進攻。為了阻止愛國志士投奔延安,從西安至延安,日寇設置了六個邊關卡,還沿途轟炸。許多華僑只得從太行山下,艱苦跋涉,步行到延安。

  一位從海外歸來的華僑,從哨兵口中得知“這已經是延安地界了”,激動得跪在地上捧起一把黃土,緊緊貼在臉上說:“祖國啊,就剩下您這一片干凈的土地了!”

  來到延安的華僑,在中國共產黨關懷下成立了延安華僑救國聯(lián)合會,以聯(lián)系團結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華僑革命群眾組織。

  1938年秋,黨中央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陜北公學等有關部門挑選了20多名共產黨員和青年學生組成海外工作團,由朱德?lián)沃魅危辉邳h中央機關成立了中央華僑工作委員會、在中央書記處成立了中共中央黨務研究室海外研究組,也由朱德負責。

  1938年1月,中共中央派廖承志、潘漢年作為八路軍、新四軍的代表,在香港皇后大道18號設立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辦事處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領導下,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政治、軍事地位與地理環(huán)境,與宋慶齡組織的保衛(wèi)中國同盟聯(lián)合開展對海外華僑、國際友人和香港各界人士的愛國統(tǒng)戰(zhàn)工作,積極開展抗日宣傳。同時多方動員,為八路軍、新四軍募集了大量物資和資金;積極營救滯港愛國人士。辦事處積極聯(lián)絡海外華僑,尤其是東南亞華僑,向他們傳播有關延安和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戰(zhàn)信息,為東江華僑回鄉(xiāng)服務團、瓊崖華僑回鄉(xiāng)服務團成員講授“論持久戰(zhàn)”、“戰(zhàn)地救護”等,并協(xié)助多批華僑服務團回鄉(xiāng)參加抗戰(zhàn)。

  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海外工作委員會,仍由朱德任主任,葉劍英及歸僑多人任委員。這是黨在抗戰(zhàn)時期領導僑務工作的最高機構。

  1940年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肩負華僑重托,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一則慰勞前方抗日將士,鼓勵他們繼續(xù)英勇殺敵;二則實地視察國內狀況,以便向僑胞通報并增強其愛國心,繼續(xù)以強大財力物力支援祖國抗戰(zhàn)。

  3月26日,慰問團抵達重慶。陳嘉庚先生利用各種大小歡迎會、個別交談、參觀訪問等機會,表達海外華僑對祖國軍民慰問之情,視察國內實施抗戰(zhàn)狀況,勸說國共兩黨團結抗戰(zhàn),不要分裂,不要讓華僑失望。

  在八路軍駐渝辦事處舉行的茶話會上,中共葉劍英、林伯渠、鄧穎超等人在座。陳嘉庚在會上也著重闡明國共兩黨要團結抗戰(zhàn)。他說,今日國共兩黨名義上雖不一樣,而為國家民族奮斗的心則一,可以說是兄弟黨、姐妹黨。萬望兩黨關系人,以救亡為前提,勿添油助火,國家幸甚,民族幸甚。若國共兩派意見日深,發(fā)生內戰(zhàn),海外華僑必痛心失望。葉劍英對陳嘉庚的講話表示歡迎,并希望他到國民黨處亦作如此表示。幾天后,毛澤東拍來電報,盛情邀請陳嘉庚訪問延安。

  5月31日,沖破蔣介石重重阻撓,慰問團到達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五千多人的熱情歡迎。

  毛澤東會見了陳嘉庚,并盛情招待一頓非常儉樸的便飯。毛澤東在窯洞門口擺了一張桌子。桌面不平,上面就鋪了一張紙,但菜還沒有端出來,風把紙吹走了,于是干脆紙也不要了。毛澤東對陳嘉庚說,你是遠方來的客人,所以特地買了一只雞,煮了雞湯款待你。這時,陳嘉庚感受到了延安精神:樸素、平等、自由,這與他的理想非常吻合。飯菜雖然極簡單,但陳嘉庚吃得特別開心。兩位偉人從未見面,今日幸會,十分難得,互相間開誠布公,有啥說啥,其中心議題仍是團結抗戰(zhàn)大事。陳嘉庚懇切地說,一是希望堅持抗戰(zhàn),把日寇趕出中國去;二是希望國共合作,兄弟間一切摩擦都等打敗了日寇再解決。毛澤東說,陳先生說出了我們的心里話,共產黨是主張國共合作團結抗戰(zhàn)的。交談中,毛澤東還對陳嘉庚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示贊賞。他說,我們大批中國人在海外,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要好好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大家團結起來,聯(lián)合起來救國。

  陳嘉庚通過對重慶和延安兩地的深入考察對比后認為,重慶虛浮乏實、黑暗腐敗,國難當頭仍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行政機構不負責任,抗戰(zhàn)氣氛淡薄,營私舞弊嚴重……總之,“絕無一項令人稍感滿意”。到了延安,始知那里別有天地,人民安居樂業(yè),上下打成一片,軍民同仇敵愾,處處團結抗戰(zhàn),令人“喜慰莫可言喻,如撥云霧見青天”。此外,陳嘉庚一路上,特別是從西安到延安來往途中,“親見兩黨不洽者五次,皆由國民黨構造”。

  到延安訪問39天,陳嘉庚斷定“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毛澤東是中華民族的大救星。”這時,陳嘉庚政治上發(fā)生重大轉折。

  僑居美國的愛國華僑陳志昆先生,也因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奔向延安,與毛澤東、周恩來、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結下深厚的友誼。

  陳志昆是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孫中山長子孫科的內弟。他在檀香山出生,當地華僑的愛國熱情對他影響殊深。1934年,孫科到檀香山探親,看到陳志昆胸懷大志,提出帶他到南京工作。陳志昆回到了祖國,擔任孫科的英文秘書。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侵華戰(zhàn)爭。一腔熱血的陳志昆義憤填膺,準備投身抗日戰(zhàn)爭中,但孫科命令他帶孫科兩個兒子到美國去讀書和避難。

  在美國貝克萊大學學習的陳志昆牽掛著中國的戰(zhàn)事。美國記者斯諾寫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使陳志昆入迷。尤其是當他讀了毛澤東的著作《論持久戰(zhàn)》后,心靈受到震撼,被這位共產黨人精辟的觀點和必勝的信心深深地折服。他萌發(fā)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到延安去抗日,去找毛澤東!

  陳志昆的滿腔熱情,感動了貝克萊大學的沙志培教授,這位周恩來南開中學時的同學寫信給周恩來,轉達了陳志昆的抗日決心。令陳志昆意想不到的是,周恩來很快就回了信,還歡迎他回國參加抗日。

  一路驚險、一路曲折。陳志昆轉輾經過日本、香港、越南、昆明、桂林、重慶,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國抗日圣地延安。在鄧穎超的引見下,在一個窯洞里,他見到了自己敬仰的毛澤東。當他說要回國抗日,毛澤東說歡迎啊!

  此后,毛澤東多次約見陳志昆,從孫中山、孫科,到國共合作、世界形勢,他們無所不談。毛澤東無法抵擋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陳志昆,他終于明白為什么中國如此多卓越的革命家都心甘情愿地追隨毛澤東。陳志昆多次向毛澤東提出要到前方去打仗,但毛澤東婉言謝絕,他覺得陳志昆可以發(fā)揮比在戰(zhàn)場上更大的作用。周恩來也多次與陳志昆談心:“你要為抗日做出貢獻,就不是上前線去殺幾個日本鬼子,而是回重慶去,告訴孫科這些人你的所見所聞,促進大家共同把抗戰(zhàn)進行到底。”毛澤東還贈予他親筆題詞:“將一切真心救國的志士團結起來,中國就有出路,這種志士就是不謀私利,犧牲自己,專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人。”

  華僑女青年黃薇是新加坡《星州日報》特派記者,是武漢記者團中惟一的女性在徐州前線戰(zhàn)地采訪。訪問延安時,曾被這里革命氛圍所吸引,想留在延安學習。毛澤東對她說:“我認為你還是做新聞記者為好,當記者也是學習,而且是更好的一種學習,你作為一個華僑記者,可以把你目睹的戰(zhàn)爭真相和所見所聞,向海外華僑宣傳報道,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全民抗戰(zhàn)的情況,以增強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這個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毛澤東說:“最近,陜甘寧邊區(qū)各界,要組織一個參觀訪問團,到晉察冀邊區(qū)去,你們記者可同他們一起去,看看敵人后方的抗日工作。”因為這種鼓勵,她堅持在敵后采訪,寫出了《活躍在敵人后方》、《晉察冀邊區(qū)采訪記》。

  抗戰(zhàn)中華僑在延安的貢獻

  奔赴延安的華僑對陜甘寧邊區(qū)的抗日對敵斗爭、宣傳、文教、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

  1938年,抗日中的陜甘寧邊區(qū),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日寇的進犯,抗日軍民面臨無糧、無衣的困境。大生產運動實現(xiàn)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為抗戰(zhàn)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延安僑聯(lián)積極參加陜甘寧邊區(qū)的經濟建設。1942年發(fā)起組織了“西北華僑實業(yè)公司”。延安僑聯(lián)創(chuàng)辦的紡織廠,1942年生產毛毯3000多條,紡毛線4000多磅,毛呢100匹,加上所存羊毛折價,共獲利50萬元。為保衛(wèi)邊區(qū),該廠1943年捐獻資金3萬余元。

  1938年,越南華僑中醫(yī)梁金生,領導成立了邊區(qū)制藥廠,并負責講授醫(yī)療技術和發(fā)展中草藥的炮制研究,為邊區(qū)醫(yī)藥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新加坡華僑牙科醫(yī)生李德奇,帶著藥品奔赴延安后,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第一個牙科醫(yī)生。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曾多次給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和八路軍高級將領治牙疾,新中國成立后任廣東省衛(wèi)生廳廳長。

  印尼華僑梁國棟,20歲在印尼參加中共地下黨海外支部。1930年,他回到海南,在那里參加了武裝斗爭。1936年,他由瓊崖特委派往延安抗大學習。在延安曾分配他到摩托車學校(中央辦的專門培訓汽車駕駛員的學校)當汽車駕駛教練員。1937年開始,他為毛主席開車,直到1945年,一直擔任著毛主席的司機。

  為了培養(yǎng)干部,黨中央在延安創(chuàng)辦了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等20多所干部學校。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邊區(qū)黨委系統(tǒng)還舉辦了各種干部訓練班和研究班。延安變成了一所“窯洞大學”,一座培育治黨治軍治國英才的大熔爐。

  當時很多來到延安的華僑青年先安排到抗大學習。這里住的窯洞要自己挖,吃的糧食和燒的柴禾要到幾十里地以外去背扛,吃的多數是小米飯和山藥蛋。每人每天的伙食標準是5分錢菜金,包括3錢油、3錢鹽和1斤蔬菜。每月只發(fā)一元錢零花錢。每個學員發(fā)一套衣服。每天早上起床,來到延河邊上,清澈的延河水,是學員們洗漱的地方。然后,集合出操、拎著板凳去上課。沒有教室,上課只能在宿舍外的平地上。條件雖然艱苦,但學員們都很勤奮,一心想的就是畢業(yè)后,到前線打鬼子。

  據統(tǒng)計參加新四軍的華僑就有400多人,有些人成為團、營、連的指揮員。

  菲律賓歸僑黃登保,經香港八路軍辦事處介紹赴延安“陜公”、“抗大”學習,后參加八路軍炮兵部隊。曾任解放軍第一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員和全國僑聯(lián)副主席。

  馬來亞華僑林大章,在延安短期學習后奔赴抗日前線,隨軍見習。他出入火線,不辭勞苦,送彈扶傷,晝夜不懈。一次,敵人進逼,情況危急,他取下烈士身上的槍彈,奮勇怒射,其后隨軍躍出陣地,沖鋒陷陣,英勇無敵。

  在日本留學的馬來亞華僑楊正,于“七七”事變后回國參加抗日,由于他會日語,到延安后,被安排做日本戰(zhàn)俘工作。

  “七七”事變爆發(fā),激怒了年僅15歲的菲律賓愛國華僑王唯真。他取道越南,歷經千難萬險,奔赴延安。1939年8月,他被送到西安西北方向的吳堡青訓班學習。領導把華僑青年編入123隊,專門成立了“華僑排”。他后來到延安學習、工作,1941年11月轉調新華社。

  這是一個特殊的戰(zhàn)場,戰(zhàn)斗在這里的是一支拿筆桿子的部隊,包括二十幾名華僑青年。架設在山上的簡陋天線和土窯洞里的收報機,日夜收聽著東、西半球各大通訊社和國民黨中央社發(fā)布的新聞。這些新聞,是處在延安山溝里的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及時掌握世界戰(zhàn)局、交戰(zhàn)國政情動態(tài)的主要信息來源,起著“耳目”作用。報務員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懂英文字母。面對外國通訊社機器播發(fā)的每分鐘200多個字母,他們硬是戴著耳機用手抄錄下來,簡直是一大奇跡。當時由于報務員高速抄寫外電,字跡很難辨認,像“亂麻”加“豆芽”。王唯真和翻譯組的同志們通過艱苦、細致的探索,終于摸清規(guī)律,夜以繼日地一一把它們破譯出來。

  王唯真努力積累國際新聞資料,獨立觀察分析國際事件及其發(fā)展動向,寫出了新華社自己的國際述評,發(fā)表了一系列專論、譯文和采訪記。王唯真還為延安《解放日報》繪制了大量戰(zhàn)爭形勢圖及報刊插圖。

  華僑相對文化水平較高,為延安宣傳教育、文化生活也起到了推動作用。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8周年,歸僑青年白刃根據《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總危機與蘇聯(lián)部分編寫了大型活報劇《天堂地獄》,把美國、蘇聯(lián)和非洲人搬上舞臺。演出后,反映很好。指導員找白刃談話,說他馬列主義學得不錯,對當前政治形勢有認識,叫他寫入黨申請書。這個一直追求真理和光明的歸僑青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由于日軍的進攻,學校搬到太行山上,白刃被抽到宣傳隊工作,其文藝特長得以充分施展。寫標語、說快板、拉洋片、演街頭劇、唱抗日歌曲、召集群眾會……,利用一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武器,宣傳中國共產黨主張和抗日救國道理,動員群眾支援抗日軍隊,粉碎日寇的進攻。

  華僑舍棄舒適生活,艱苦跋涉,勇赴國難,愛國之心,日月可鑒。




出 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 編:董傳杰
副主編:田 莉
編輯部:姜紅星 王 振 王建國
本期執(zhí)行編輯|王 振
美術設計/版式設計|陳 悅
刊 號: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
    35號《僑務工作研究》
    編輯部
郵 編:100037
電 話:010-68320141
      88387581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