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

首頁  > 海外縱橫   > 正文

漂洋過海凝聚抗戰(zhàn)力量的“一碗飯”運動
2022年NO.3 海外縱橫 作者:張晶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漂母飯信”講述了漢代著名軍事家韓信少時因貧窮吃不飽飯,漂洗絲絮的大娘出于憐憫,經(jīng)常把自己的飯分給他吃,不圖回報的故事。而在1938年,由美國醫(yī)藥助華會和旅美華僑團體發(fā)起的“一碗飯”運動,正是受到“漂母飯信”典故的啟發(fā),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舉行了為中國抗戰(zhàn)籌集善款、賑濟災民的街頭活動,為支援中國抗日作出巨大貢獻。

  1937年10月,華人醫(yī)生許肇推、趙不凡等人提議創(chuàng)立一個民間機構為中國軍隊提供醫(yī)療援助,命名為“美國醫(yī)藥助華會”,總部設在紐約,其信條是“人道高于一切”。醫(yī)藥助華會于1937年12月22日正式注冊,經(jīng)過認真思考,特別是考慮到美國民眾對中國頻繁遭受饑荒的情況較為了解,醫(yī)藥助華會決定以每年一次的“一碗飯”運動作為最主要的籌款途徑。“一碗飯”運動即以發(fā)售餐券作為募捐賑濟的形式,認購者可憑餐券到指定餐廳吃一碗炒飯,扣除炒飯成本以外的錢全部用于賑濟中國災民、支援中國抗日。“一碗飯”很形象,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米飯意味著生計,相當于美國人最基本的“面包和黃油”,醫(yī)藥助華會用“漂母飯信”的故事,給美國人講述了“一碗飯”這個名字的由來并告訴美國人民,“一碗飯”就象征著不求回報的善舉。

  1938年6月17日,“一飯碗”運動正式在美國大中小城市同步啟動,參加者超過百萬。在紐約,大約3萬人聚集在唐人街,華人社團組織武術表演、醒獅表演等,不少華人餐館、雜貨店、食品店、百貨店舉行義賣;在舊金山,活動者舉行反日大示威,用飛機散發(fā)傳單,美國前總統(tǒng)赫伯特•胡佛、舊金山市長等也參加了“一碗飯”活動以示表率;還有僑胞扮成難民,執(zhí)空碗一個,喊著“多買一碗飯、多救一條命”的口號。1938年6月26日,美國《舊金山紀事報》刊登一則中國新聞,報道用一個版的篇幅反映了1938年6月17日在舊金山唐人街舉行的這場街頭活動:“1938年6月17日,近半數(shù)舊金山市民參加了在唐人街舉行的一碗飯籌款活動,希望為救助忍饑挨餓、無家可歸的中國難民募捐2.5萬美元。經(jīng)過大家的欣然慷慨解囊,捐款額已超過了4.4萬美元。”在全美,1938年6月17日這天“一碗飯”運動共募得善款大約100萬美元。

  在每年的“一碗飯”運動之前,醫(yī)藥助華會總部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以1940年的活動為例,為讓更多人知道“一碗飯”運動并慷慨解囊,醫(yī)藥助華會總部共發(fā)出29350封信,收信人涵蓋人口一萬人以上城市的市長,醫(yī)藥助華會各地分支機構的主席、成員,全美各地的日報社、廣播電臺,各州的婦女普通教育聯(lián)合會主席,以前的捐款人等。信件講述了為什么美國人應該幫助“困境中的中國人民”:“炸彈、封鎖和侵略沒有摧毀中國人的意志,但面對大量的傷兵難民,中國的醫(yī)療用品嚴重不足,由于醫(yī)療用品耗盡,一些大的手術甚至也不得不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醫(yī)藥助華會總部在宣傳“一碗飯”運動時,還為各地的分支機構提供了詳盡的指導,并建議他們使用演講、節(jié)日慶祝、中國時裝表演、俱樂部活動、慈善舞會、街頭募捐日、電影義賣等形式開展募捐,同時撰寫海報、宣傳語供各地分支機構選用;提供了各種各樣供分支機構組織策劃“一碗飯”運動使用的資源,如供市長和州長使用的講話稿、關于中國形勢的演講稿、用于義賣的中國主題圣誕卡和明信片、“一碗飯”和“義”字紐扣、勸捐卡片等;寫好給捐款人的感謝信,當?shù)貦C構只需填寫捐款人姓名即可發(fā)送。“一碗飯”運動是定好起止時間的活動,組織者認為短期、集中的宣傳是最有效的募捐形式,一方面因為他們都是志愿者,不能長期投入時間,另一方面長期的募捐容易讓公眾產(chǎn)生疲勞感而降低捐款意愿。

  經(jīng)過廣泛的宣傳,“一碗飯”運動在公眾心目中已經(jīng)成為援助中國的代名詞,它已成為報紙上的一個廣為被接受的詞匯,也是制作海報、宣傳冊、巡游標語時一個很好的符號。進步華僑報刊《美洲華僑日報》1941年6月20日刊登的各埠新聞也報道了“一碗飯”運動的情況:“現(xiàn)已訂定月十七日下午八時,進行宣傳大游行,以資鼓吹,昨四日晚該籌備會又假座本埠大光樓舉行會議,并分派勸銷,發(fā)出勸銷跳舞入場券。此次一碗飯運動,除跳舞外,又進行皇后競選,以欲收入而宏救濟……”1941年全美共有4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進行了“一碗飯”運動。

  在《舊金山紀事報》1938年6月26日圖片報道的中央位置,有一張義演活動的照片。畫面中,一個男子用扁擔挑著孩子,用舞臺語言演繹了一名中國同胞在廣州大屠殺中淪為難民的情景。扮演者是著名的華人演員關德興(藝名“新靚就”),他出生在廣州,少年習得少林功夫,后在香港從藝,曾出演百余部黃飛鴻系列影片。1932年,他在舊金山主演電影《歌女情潮》,創(chuàng)作了由中國導演和中國演員在美國拍攝的第一部有聲影片。1937年后,關德興在香港掀起藝人抗日浪潮,他捐出自己的轎車用于抗日救國宣傳,并在香港、九龍進行巡回義演,所籌捐款共購買7架飛機用于抗戰(zhàn)。1938年,關德興前往舊金山募集抗戰(zhàn)資金,他與舊金山僑領共同組建“三藩市救國總會”,專門負責抗日宣傳,喚起美國民眾對中國抗戰(zhàn)的關注。除在“一碗飯”運動中義演外,關德興還利用自己的武術才能延續(xù)“一碗飯”精神,在美國大中城市巡回義演,以“神鞭滅燭火”“飛刀絕技”等進行募捐,共募得救護車7輛、寒衣32箱以及藥品若干。

  “一碗飯”運動在美國興起后,加拿大、古巴華人繼續(xù)推進,后又傳到英國倫敦等地,1941年“一碗飯”運動還在香港開展。從1937年7月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開始進攻香港之前,香港暫時免遭戰(zhàn)火成為抗日救亡運動的據(jù)點。為募集資金救濟傷民、難民,1941年時任保衛(wèi)中國同盟主席和中國工會國際委員會名譽主席的宋慶齡,在香港發(fā)起和領導了這場轟動全港的“一碗飯”運動。她認為在香港發(fā)動這樣的運動會激發(fā)150余萬香港同胞的愛國救亡熱情,對募集救災救難的經(jīng)費具有重要意義。

  1941年8月1日,計劃進行3天的香港“一碗飯”運動正式拉開帷幕,宋慶齡為運動題詞:“日寇所至,骨肉流離,凡我同胞,其速互助。”“一碗飯”運動委員會發(fā)售餐券1萬張,每張2港元,餐券原值幾道菜肴,但是認購者只能持券到提供贊助的餐館吃一碗炒飯,差額盈余交給中國工業(yè)合作社作為救濟西北難民的基金。“一碗飯”運動得到了香港各界的積極響應,幾天中有13家餐飲店參加,共捐飯五千余碗,大家把它稱為“救國飯”。對于“一碗飯”運動的意義,宋慶齡作了深入闡述:“‘一碗飯’運動,不但是募捐去救濟難民,并且是節(jié)飲節(jié)食表示犧牲的意思,最初由華僑和美國的同情者發(fā)起,是同情于抗戰(zhàn)建國,而發(fā)揚民主精神的表示。這次捐款是要幫助工業(yè)合作社去組織及救濟難民、傷兵,這是鞏固生產(chǎn)陣線,是生產(chǎn)救國、是幫助人們?nèi)椭约海亲钔桩數(shù)囊环N救濟事業(yè),是值得提倡的。”

  (作者單位: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出 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 編:董傳杰
副主編:田 莉
編輯部:姜紅星 王 振 王建國
本期執(zhí)行編輯|王 振
美術設計/版式設計|陳 悅
刊 號: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
    35號《僑務工作研究》
    編輯部
郵 編:100037
電 話:010-68320141
      88387581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