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

首頁  > 海外縱橫   > 正文

匈牙利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
2016年NO.5 海外縱橫 作者:張 行  董婧涓

  地處歐洲腹地的匈牙利既是“一帶一路”聯接東西歐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中轉地和集散地。2004年,匈牙利成為歐盟成員國,并以“向東開放”為國家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以期充分利用門戶優(yōu)勢,尋求與東歐、亞太尤其是中國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系。由此,“向東開放”與“一帶一路”形成對接,強化雙方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

  2014年12月,李克強總理訪問中東歐期間,與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就“匈塞鐵路”“中歐陸海快線”等基礎設施建設達成協議,這是中國首次為歐盟國家基建項目提供融資。2015年6月,中匈兩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匈牙利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建設正式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將為在歐洲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示范效應。

  匈牙利華社歷史較短,但發(fā)展迅速

  匈牙利是改革開放后大陸新移民登陸歐洲的第一站,廣大華僑華人從匈牙利走向歐洲各國。經過二十多年積累,在匈華僑華人扎根當地,積累了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廣泛的社會網絡,構成中匈“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基礎。

  20世紀80年代末,匈牙利開始轉型,期間遭遇了巨大困難,各種生活物資嚴重短缺,導致進口商品利潤頗豐,同時匈牙利還是當時歐洲唯一對中國免簽的國家,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借機攜帶各種小商品搭乘火車穿越西伯利亞,來到匈牙利尋找商業(yè)機會。中國移民涌入匈牙利在20世紀90年代初達到高潮。據匈牙利政府統計,1989年至1992年初入境的中國公民達4.5萬人之多,其中部分人借道匈牙利轉至其他歐洲國家。早期中國移民多通過擺地攤的形式在當地立足,隨后逐漸聚集在布達佩斯約瑟夫區(qū)的集市經營小型商鋪,使得這個集市很快發(fā)展起來,即當地華人所俗稱的“四虎市場”。

  “四虎市場”曾是匈牙利華商最集中、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fā)市場,后發(fā)展成為中東歐最大的華僑華人社區(qū)。華商群體也隨之積累起可觀的財富,部分資本雄厚的華商通過集裝箱貿易進口中國輕工業(yè)品、紡織鞋帽,再通過“四虎市場”里的數千個鐵皮商鋪和攤位批發(fā)到全匈牙利。此后,匈牙利華商又建設了“唐人街”“歐洲廣場”“上海市場”等新市場,并積極向外擴散,形成進口—批發(fā)—零售的一條龍產業(yè)鏈。由于匈牙利華商市場規(guī)模大、貨品全,吸引了羅馬尼亞、克羅地亞、波蘭、捷克、塞爾維亞等國商人來此采購中國商品。

  不可否認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華商群體在匈牙利處于弱勢地位。從1992年初起,匈政府通過收緊對華免簽政策、提高進口關稅、市場檢查等手段發(fā)起“大清除”運動,使當地華商生存和經營環(huán)境急劇惡化,大量店鋪和貿易公司倒閉,很多人被迫回國或轉移至歐洲其他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華僑華人規(guī)模一度降至1萬人左右。

  匈牙利僑胞積極融入住在國

  爭取更好發(fā)展

  隨著形勢發(fā)展,匈牙利華商開始尋求落地生根,轉變原先不規(guī)范的經營方式,主動與匈當地市場對接,并建立起華人聯合會、華文報社、雙語學校和慈善機構等,積極融入匈牙利主流社會,在各個領域都取得驕人成績,并成為中匈友好交流的橋梁。匈華僑華人的新發(fā)展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口規(guī)模較大、社團數量較多。據統計,目前匈牙利華僑華人已逾3萬,主要居住在布達佩斯。其中又以原籍浙江和福建者居多,尤其是來自浙江青田和福建福清兩地人數最多,另外原籍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的僑胞亦有分布。匈牙利華社在中東歐地區(qū)建立時間最早、人數最多、規(guī)模最大。匈牙利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簡稱“匈華總會”,成立于1998年,由21個僑團聯合組成,是旅匈華僑華人團結互助的主要社團組織。此外,匈牙利主要僑團組織還包括中東歐地區(qū)第一個華僑華人社團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成立于1993年)、甘茨商業(yè)區(qū)華人商會、青田同鄉(xiāng)會、福清同鄉(xiāng)會等。

  (二)經濟發(fā)展由以商貿為主轉向多元發(fā)展。大部分匈牙利華僑華人以從事商貿起步,小部分從事以華商為服務對象的中餐業(yè)、會計事務所、醫(yī)療門診、中文傳媒等行業(yè)。目前,匈華商經濟雖然仍以布達佩斯八區(qū)的幾個批發(fā)市場為主,但是越來越多的華商開始尋求多元化發(fā)展,并已在制造、醫(yī)療和服務業(yè)取得突破。2011年,匈牙利“亞洲中心”和中國商務部合作建成“中國品牌產品貿易中心”,進一步加快了匈牙利華商的品牌塑造和產業(yè)轉型。

  (三)華文媒體具一定規(guī)模,華文教育走在歐洲前列。早年來匈發(fā)展的華人新移民大多不掌握當地語言,對匈牙利的歷史、文化等并不了解。因此匈牙利的華文傳媒就成為華社獲取當地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當地華文報紙有8家,發(fā)行量和影響力較大的包括《新導報》《聯合報》《歐洲論壇》《萬事達報》《布達佩斯時報》。《新導報》和《聯合報》(原名《歐亞新聞報》)與國內媒體合作廣泛,不僅是匈牙利最大的兩家華文報紙,也在其他中東歐國家頗有影響力。《歐洲論壇》是匈華總會創(chuàng)立的報紙,是各僑團互聯互通的主要媒介。近年來,匈牙利華文傳媒加快了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技術的革新,并向歐洲華僑華人介紹中國的發(fā)展成就和“一帶一路”。在華文教育方面,匈牙利華社也走在歐洲前列。2004年中、匈兩國教育部共建了“中匈雙語學校”,這是歐洲唯一使用住在國語和中文雙語教學的公立學校。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國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后訪問該校。中匈雙語學校目前共有在校生300多人,其中3成是華裔。隨著華裔新生代開始接受當地教育,匈牙利華僑華人開始嘗試走出傳統商貿行業(yè)圈,并已經在其他領域取得不小成就。

  發(fā)揮匈牙利僑胞優(yōu)勢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匈牙利華僑華人在經濟、僑團建設、華文教育和華文傳媒等領域都成績斐然,對于中匈乃至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可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加快旅匈華商經濟轉型,促進華商與本土經濟融合。面對傳統商貿經濟模式的瓶頸,華商在完善規(guī)范經營的同時,可抓住中匈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后在高新技術、品牌制造、基礎設施、金融和投資等領域的機會,盡快完成多元化產業(yè)轉型,并加快與匈牙利未來經濟產業(yè)發(fā)展接軌。此外,旅匈華商可發(fā)揮自身網絡平臺優(yōu)勢,在中匈融資、人民幣清算、高鐵建設等領域與中國企業(yè)進行對接,并在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爭取扶持并積極申請入駐“中國產品品牌貿易中心”。

  (二)借助匈牙利華商商貿平臺“走出去”“引進來”。中匈“一帶一路”合作的主旨不僅僅是中國企業(yè)赴歐洲投資興業(yè),也包括將匈牙利和歐洲的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和優(yōu)質產品等引入中國。為此,可鼓勵匈華商轉變思維,借助華商網絡渠道引進匈方優(yōu)勢產品,逐步打消匈牙利等歐洲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疑慮和誤解。

  (三)加強與匈牙利華文媒體合作,宣傳中匈“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共贏理念。國內僑務部門和媒體可以借助匈牙利華文媒體在中東歐地區(qū)華社中的影響力,加強雙方信息采集和資源互享等方面的合作,向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解釋“一帶一路”的宗旨、宣傳中匈“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取得的積極成果。

  (作者單位分別為:華僑大學、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出 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 編:董傳杰
副主編:田 莉
編輯部:姜紅星 王 振 王建國
本期執(zhí)行編輯|王 振
美術設計/版式設計|陳 悅
刊 號: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
    35號《僑務工作研究》
    編輯部
郵 編:100037
電 話:010-68320141
      88387581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