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

首頁  > 華文教育   > 正文

非洲中國新移民華教需求與供給模式淺析
2016年NO.2 華文教育 作者:呂 挺

  一、非洲中國新移民的現存教育困境

  (一)非洲公共教育資源匱乏。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的數據,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公共財政對于初、中等教育的生均投入分別僅為131美元和292美元,北美西歐發(fā)達地區(qū)同類投入高達7764美元和11480美元,華僑華人主要聚居東南亞四國平均值為2445美元和3075美元,前者與后兩者的差距在10倍與60倍間。這一差距也同樣反映在生師比上,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初、中等教育生師比分別為43和26,而北美西歐與東南亞四國均控制在12至17之間。面對非洲相對低下的整體教育水平,素有重教傳統(tǒng)的華僑華人自會在子女入學選擇上慎之又慎。

  (二)非洲私立教育門檻高。少數在非中國新移民選擇讓子女在國內接受一段基礎教育后再送入所在國的私立或國際學校就讀,這需要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后盾。如南部非洲夸納省中華福建同鄉(xiāng)會會長蔡云景表示,許多當地華商都是先讓孩子在國內接受中文教育,大約小學四年級之后到南非的私立學校接受英式教育。埃及東北華商總會會長高健表示,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會在孩子到達一定年齡后,將其接到埃及送入當地的美國學校或英國學校讀書。然而在非中國新移民的主體是尚處于財富積累期的中低收入人群,在經濟上不可能負擔得起當地私立或國際學校的高昂學費,在精力上也難以在本就陌生艱辛的海外生活中同時兼顧事業(yè)與家庭。

  (三)非洲華文教育基礎薄弱。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由于華僑人口比例變化與抗日戰(zhàn)爭的影響,非洲華文學校曾出現過兩次發(fā)展高潮,一批與當時國內學制相同的華僑學校相繼建成。然而好景不長,二戰(zhàn)后中國與非洲格局均發(fā)生重大變化,大部分老僑扎根非洲,導致中文實用性一落千丈且?guī)熧Y難尋,華文教育迅速走向衰弱。南非華文學校因生源和經費不足,在70、80年代紛紛倒閉或由政府接管成為公立學校。馬達加斯加1946年有11所華文學校,到1996年僅余2所。根據有關數據,在非洲的華文學校、中文班數從1971年的36所降至2011年的11所。那些能夠維持下來的學校多是靠轉入公立教育系統(tǒng)或改制為周末學校勉強支撐。對非洲22國39名華僑華人社團負責人所做的調查顯示,52.6%的受訪者將子女留在中國國內上學,31.6%的受訪者子女與當地人在當地學校一起就學,其中竟無一人將子女送入當地中國人開辦的華文學校上學。全非洲婦女聯(lián)合總會副會長許文新一家盡管經濟富裕,依然將兩個孩子留在國內上學,而不是前往當地的國際學校就讀。因擔心父母不在身邊給孩子成長帶來不好影響,她定期回國照顧、教育小孩一段時間再返回南非。許文新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南非缺少高質量的華文學校,給華人子女教育帶來很大不便。

  (四)子女留守國內導致親情缺失。更多的赴非中國新移民選擇將子女留在國內上學,但因這一選擇而產生的兩地長期分居以及親子關系上的疏離,成為許多家庭的心頭之痛。有代表在國務院僑辦組織的座談會上動情談到,之前將孩子留在國內,眼見每次回國他變得愈發(fā)自閉和冷漠,實在于心不忍,于是將他帶去非洲,親子感情漸得以修復,卻又憂慮未來無法與國內教育接軌,陷于兩難境地。

  二、非洲中國新移民的實質教育需求

  各項統(tǒng)計數據顯示,非洲華僑華人數量已過百萬,在近20年時間里增長逾7倍,其中新移民比例占總數的90%,高居各洲之首。在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法屬留尼汪等以老僑為主的國家(地區(qū))人數維持穩(wěn)定的情況下,剛果(金)、加納、坦桑尼亞特別是安哥拉、尼日利亞等國由于大量新移民的涌入,華僑華人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由于在非中國新移民流動性強且缺乏翔實全面力的統(tǒng)計數據,令其數量統(tǒng)計難以精確化,不少當地僑領在接受訪談時表示現有各類統(tǒng)計數目尚存低估的可能。盡管有學者認為非洲經營環(huán)境漸趨激烈與惡化,可能導致中國在非移民數量下滑,但伴隨非洲整體經濟形勢的持續(xù)向好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逐步推進,中非合作領域將進一步擴展深化,也很有可能出現新的移民增長點。

  從歷史趨勢看,移居東南亞與歐美的中國新移民多會逐步融入當地社會。但非洲地區(qū)生存條件相對艱苦,加之語言與文化上的隔閡,中國新移民大都保持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主觀上鮮有愿意在非長期居留或加入所在國國籍者。而客觀上非洲各國政府治理能力相對低下,極少會制定推行明晰有力的民族或移民同化政策,未對當地華僑華人構成融入壓力。因此近年來進入非洲的相當中國新移民從長遠考慮,更為關注的是子女在非洲能否得到同國內教育體系相接軌的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以便未來家庭歸國發(fā)展。這實質上是在教學目的與內容上都有別于現有一般華文教育的傳統(tǒng)華僑教育需求。

  三、非洲中國新移民的教育供給模式探索

  (一)法國海外教育供給模式及其啟示。法國長期堅持大范圍在海外投資設立教育機構,現擁有由135個國家、494所教學機構、33萬名學生組成的海外教育網絡。這些海外教學機構的經費一方面來自學生學費,另一方面來自法國外交部的撥款,其中公共資金占據相當大比例,2013年用于法國海外教學機構的預算總額高達11.94億歐元。海外教學機構定期接受法國的官方考核,通過認證的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宗旨和組織規(guī)則上與法國本土現行標準一致,在該校就讀的學生無需通過考試便可轉入其他法國學校繼續(xù)學習。上述海外教育網絡由公立機構法國海外教育署(AEFE)統(tǒng)一管理。該部門直屬于法國外交及歐洲事務部,其不僅為海外法語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在法國語言文化傳播政策上扮演著核心角色,同時還極大增強了法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從實際效果看,在法國海外教育署的有效統(tǒng)籌下,法國海外教學機構在法國現行學習計劃、語言開放性與所在國文化間取得了良好平衡,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教學保障。2013年法國海外教學網絡的學生高中會考通過率達94.5%,其中三分之二評語為優(yōu)良,20%評語為優(yōu)秀,在各項競賽中贏得11項冠軍,3名學生在法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獲獎,4名學生在法國奧林匹克地理競賽中獲獎。

  伴隨中國國力的持續(xù)走強、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以及自身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非洲現有的以華僑教育為主體的華文教育需求將會日趨增大,而且有可能不再是一個區(qū)域性的特殊問題而出現在全球其他地區(qū)。是否可能在海外建立具有與中國國內教育體系接軌渠道的高質量的全球華文教育網絡,為日漸增多的選擇雙棲乃至多棲流動的“候鳥式”中國新移民提供更多的子女教育選擇,已然成為一個值得思考與實踐的新課題。法國在該領域的成熟模式與經驗對我國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二)建立全球華文教育網絡的功能與價值。參照上述法國海外教育模式,結合中國國情與僑情,逐步建立具備與國內教育體系接軌渠道的全球華文教育網絡,并以現階段該需求最為迫切的非洲地區(qū)為試點,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功能與價值。

  1.破解華文教育發(fā)展瓶頸。為生活在海外的廣大華僑華人提供優(yōu)質的華文教育資源,加強新生代華裔青少年對祖籍國的情感與向心力,是中國在發(fā)展之路上的應有作為與擔當,也是國家軟實力提升的具體表現。教材資源有限、教師力量匱乏、教學方法陳舊,亦即所謂“三教”問題是多年來困擾華文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瓶頸。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在2014年底召開的第三屆世界華文教育大會上表示,希望通過建立國際交流合作與國內統(tǒng)籌協(xié)調兩大機制,打造涵蓋施教、教材、培訓、幫扶、支撐與體驗的六大體系,提升華文教育發(fā)展水平。機制與體系的建立與創(chuàng)新需要強有力的引擎驅動。2004年我國在借鑒西方國家語言文化推廣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孔子學院,取得了漢語國際推廣的豐碩成果。如今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在相應華文教育需求較為集中的國家或地區(qū),比如以南非為基地輻射周邊區(qū)域,試點建立由中國教育與僑務部門直接管理的海外中國學校,其教學計劃與國內同步,教材、師資由國家輸送,主要招收將來需要回國升學的華僑子女。它既可完全新建也可由當地已有的條件相對成熟的華文學校改制而成。此類海外中國學校不僅能完成自身的教育教學任務,還可以作為區(qū)域華文教育中心,輻射周邊各類華文教育機構與組織,開展本土華文教材研發(fā)、華文師資培訓、標準化考試與認證等工作,成為突破現有華文教育發(fā)展瓶頸的新引擎。

  2.加速中國教育國際化進程。近年來,中國不論在基礎教育領域還是高等教育領域均有長足進步,如在世界經合組織(OECD)對多國15歲學生進行的評估測試(PISA)中,上海常年名列前茅,而中國的高等教育規(guī)模也先后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在客觀上對外國學生的吸引力日漸增強,在主觀上也更為積極地投入教育國際化的競爭與交流。2013年中國共吸引各級各類留學生356499名,較2012年增長8.6%。其中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非洲是唯一一個學歷生數量超過非學歷生數量的大洲;在留學生就讀人數最多的5個專業(yè)中,零起點語言生即可就讀的漢語言專業(yè)雖然基數最大,但較之2012年幾無增長,而要求一定中文基礎的西醫(yī)、工科、文學與管理專業(yè)就讀人數顯著增加。由此來看,吸引外國學生特別是非洲等發(fā)展中或落后國家學生前來中國留學的因素已不單純是語言與文化,而是中國日漸提升的科技與教育水平。以華僑大學與安哥拉總統(tǒng)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安哥拉政府青年科技人才班為例,華僑大學每年接收不超過30名的安哥拉籍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來校就讀,學制采取“2+4”模式,即前2年學習漢語言專業(yè),后4年學習理學、工學等專業(yè),為安哥拉的戰(zhàn)后重建培養(yǎng)大批急需的懂科學技術的青年人才。當中國成為各類專業(yè)教育的國際供給方時,中文即不再是學習的目的而成為學習的工具,需要學習者在更早階段接觸以獲取更高水平。正如在世界各地法國學校就讀的33萬名學生中法國學生只占1/3一樣,海外中國學校一經設立,即可能吸引各國有志來中國留學的非華裔學生提前就讀,成為中國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器。

  3.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全面性與長期性兩大特點。就全面性而言,“一帶一路”在地域上貫穿亞歐非大陸,據不完全統(tǒng)計,涉及沿線國家60余個,人口近46億,GDP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在合作領域上,以“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涵蓋了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長期性而言,“一帶一路”強調“以目標協(xié)調、政策溝通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靈活,富有彈性,是多元開放的合作進程”,不論是《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提及“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宏觀目標,還是其下具體的諸如中塔公路、瓜達爾港這樣的重大工程項目或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這樣的金融創(chuàng)新嘗試,都需要經歷較為漫長的建設周期以及更為持久的觀測評估。“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性與長期性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數量、更高層次的中國公民通過政府、企業(yè)派遣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形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長期工作生活。海外中國學校的建立不僅能為駐外人員子女提供可靠的教育保障,還將通過在課程教學中積極融入所在國語言與文化,廣泛開展人文交流,為深化雙多邊合作積累堅實的民意基礎。

  (作者系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出 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 編:董傳杰
副主編:田 莉
編輯部:姜紅星 王 振 王建國
本期執(zhí)行編輯|王 振
美術設計/版式設計|陳 悅
刊 號: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
    35號《僑務工作研究》
    編輯部
郵 編:100037
電 話:010-68320141
      88387581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版權所有